重回七零:陪着军工大佬丈夫下乡 第105节
第191章 你怎么不去当兵
陈家。
吃过饭洗过澡后,大家一一都回了房间,房间里的油灯一个个熄灭。
最后只剩下三房的灯没有熄灭,孙玉兰挑了挑眉毛小声道:“你今天对小妹的考试成绩怎么看?”
“什么怎么看?”陈河没仔细听媳妇说的话,把炕柜里头的枕头拿出来。
“就是你小妹成绩你怎么看?”其实她更想说陈芸芸这些天是干了什么吃的,才考这么点分数。
陈江不知想到了什么,沉默着没说话。
孙玉兰跟他生活了这么几年,此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能猜出来大半。
坐在他边上,幽幽说了一句:“我感觉你去考说不定还能考上,比小妹希望大。”
话音刚落,陈河偏头看向孙玉兰,问她:“为什么这么说?”
孙玉兰当然知道了,今天上午去看陈芸芸的成绩,她看见他看陈芸芸的试卷,看着题目的眼神分明就是很有把握的样子。
虽然他家陈河没有上过高中,但听别人说,以前陈河的成绩还不错,要是把考试的机会给她家陈河,那可就不一样了。
到时候陈河当了小学老师,去外面别人还不得高看她一眼,而且每个月还能有四块钱,她又可以攒起来了,他们家里的收入又多了一份。
现在不管他们怎么干活,挣了再多的工分再多的钱,也不会分到他们手里,全都被陈母管着。
就连生病,陈母都舍不得给她们一分钱,让她们忍着。
再怎么问就是说家里没钱,说给家里花光了,也就是陈母能说出来这样的话。
他们吃喝都在家里,平时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顶多就是吃的多了点,可他们都是挣够了工分的,而且在外面当兵的二伯每个月还寄钱回来。
怎么可能没少,在农村一个月能有十块钱,可以说能过上顶好的日子,盐酱油那些能花家里几个钱,一年到头也没一件新衣服。
可陈母手里如果没钱了,也是被陈芸芸那个大老鼠叼走的。
孙玉兰看出男人有点想法了,老实回答:“我看出来的,我感觉你看试卷的时候自己能写出来。”
陈河再次沉默,确实如孙玉兰所说,上面的题目他确实会做。
“你妹妹以前是怎么学的,这段时间天天待在家里,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去看书复习了?”
陈芸芸的房门经常关着,外面的人也不知道她在里面干什么,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陈河被孙玉兰问的哑言,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他也没想到小妹那么简单的题目都能做错。
连他一个没读过高中的人,都能把她做错的题目做出来,他也想不出来,他小妹是怎么考上的高中。
其实陈芸芸你考上高中也是取巧了。
在陈芸芸快考高中的半个学期,老陈家读书读书最厉害的陈江休假回来了,手把手教了她一个月,而且还给陈芸芸押了大致的题目。
如果考不上高中陈芸芸就只能回来,陈芸芸怎么愿意,她才不想回农村,在学校里多好,干干净净的每天什么活都不用干。
读初中的时候,如果不是要回来拿钱,陈芸芸才不愿意回来,她手上有陈母给的钱,在镇上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每天都能吃好喝好的。
为了继续能过上这个生活,陈芸芸那半个学期用功了,踩着线考上了高中。
但那时候能学到什么东西,老师们谨言慎行生怕出错,因为知青下乡学生们也不用功学习。
而且陈芸芸考高中本来就是来过好日子的,考上了之后怎么可能再继续认真学习。
学习就这么被一点点的落了下来,短短两年可以说什么也没学进去。
因为革命的事,学校对学生放松了很多,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拿到了毕业证,陈芸芸就这样拿着毕业证回来了。
脑子里没装多少墨水的陈芸芸自然考不上老师,也就是她自以为是,没有一点准备就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以为别人也跟他一样。
陈河听完孙玉兰的话,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我也不清楚,但小妹确实是自己考上了高中。”
慢慢回想,语气有些确定道:“小妹考高中那一个月,二哥休假回来了,可能有二哥的原因。”
孙玉兰眯着眼睛,好奇问:“你二哥这么厉害?”孙玉兰对着二哥不怎么熟悉,她进门的时候这个二哥已经当兵去了。
很少回来,她嫁进来好几年了,一个巴掌的次数都不到,也就是这几年因为娶了媳妇,才每年回来一次。
不过这一两年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情况,去年陈江就没回来,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回来。
她还是挺高兴喜欢这个二哥回来的,他回来每次都会买上很多东西,婆婆也不敢全部收进自己房间,她们或多或少都能分到不少东西。
陈河见自己媳妇不相信自己二哥,人不高兴了,无比肯定道:“那当然了,我二哥当年读书老厉害,如果不是因为大学停了,他一定能考上大学。”说着人还流露出一丝自豪。
“他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可是减免了学费。”要知道那时候他二哥还是头一个。
“那还挺可惜的。”孙玉兰听完都有些遗憾可惜,如果这个二哥考上了大学,一定能得到一个好工作,肯定会帮扶她儿子,说不定还可以甩开泥腿子的包袱,吃公家饭。
陈河头叹了口气道:“这事确实是有些可惜,不过我二哥现在混的的也不差。”
陈江当初就是奔着考大学的去的,结果大学停止招生,工农兵大学他爹虽然是大队长,但比他爹官大的大有人在。
他毕业那一年在公社他本来是最有希望上工农兵大学的,就差录取通知书了,结果后面被公社里的一个领导给了他儿子。
希望落空的陈江人只是难过了一会儿,后面公社有人过来招兵,立马就跑去报名了。
“你怎么不去把报名?”孙玉兰看了他一眼,要是他当兵了,她现在月月也能有钱花了。
第192章 优秀的陈江
陈江听着媳妇轻描淡写的话,抬头反驳:“你以为当兵这么好?”
“你现在看着我二哥表面上风光是大英雄,我二哥有几次差点就死了,跟别人打仗能是好玩的?”
这还是他二哥后面回来,他跟着二哥去林子里面打猎,太热脱了衣服休息,他这才看见他二哥胸口上的枪伤,差一点就到心脏上了,人命也差就一点没了。
那一瞬间,他一点都不羡慕他二哥了,虽然看着他二哥每个月都能挣不少钱,但那钱是用命换来的,羡慕的时候想到这个就没想法,这个钱他挣不来。
陈江继续道:“当兵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当,那次报名除了我二哥去参加以外,还有不少人去了,除了我二哥以外全都没选上。”
“这么难?”孙玉兰皱着眉头,这还是他男人第一次这么详细的说这个二哥,她有些感兴趣,听的很认真。
“当然了,李会计家的李云峰长得够壮吧?他当年也去了,后面还不是落选了。”说起这个的时候仿佛为自己找到了对比。
“就李云峰那样的还没选上?”孙玉兰吃惊的问,李云峰算是村子里面年轻一辈里数一数二的好后生了,他这样的还没选上,想来应该很严格了。
“嗯,没选上。”陈河点头肯定,他跟李云峰不对付,记得很清楚,他二哥考上了李云峰没考上,他心里别提多高兴。
孙玉兰看了看自己男人,不由觉得像他男人这样的,还是不要报名丢丑的好,要是第一关没过就被赶回来,又要闹笑话了。
其实也不奇怪会这样,那时候大家都穷好不容易能有一个挣钱的工作,还是当兵,很多人都去报名了。
人多了自然要求就严格了,只要身体素质最好了。
孙玉兰以前还想着有这个二哥在,等她儿子长大了让陈江帮帮忙,说不定以后可以进部队,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还能有一笔不小的钱。
现在满脑子都是刚刚陈河说危险,她虽然想儿子挣钱,可不想儿子面对这么大的危险,心里开始打退堂鼓。
如果要自己儿子的命,在农村当一辈子的农民也没什么不好。
想完这件事,心里再觉得方文娟傻,自己男人用命换来的钱,自己却拿不到一点,要是自己一定拼死抢一半过来。
就算自己不行,她娘家还有人呢,如果自己说了这件事,她娘家人不用想也是非常愿意过来帮自己要的。
不过想到方文娟一个知青,好像也有些明白了。
孙玉兰不像方文娟是从城里过来的,来到下乡没有一个亲人,可以说没有一个依靠。
而且方文娟下乡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看见城里的家人寄东西过来,一封信都没有,她自己下乡后也再没回去。
便知道方文娟不管是在村里还是在城里背后都没有依靠,没有有娘家人撑腰,在这方面就远远比孙玉兰低了一头。
再有就是身边也没有男人,陈江一年回来一次就已经很好了,在乡下女人没男人在身边就很容易被别人欺负。
最后一点,她们还没有分家,就算方文娟大闹,那钱还是很难到她手上,或许还会被长辈指责一番。
毕竟她身边什么人都没有,还带着一个小女孩,结果可想而知,可以说是天崩开局。
说完陈江的事,孙玉兰又把事情拉回来陈芸芸身上。
当不上兵,能考上老师也是好的,不由抱怨起来:“你爹怎么不打破规定让你去参加考试?”小声嘀咕补充道:“如果你去考试,你一定能考上。”
陈河有自知之明,他虽然是陈家人但不是他二哥:“我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如果是我二哥我不用想就知道我二哥一定能考上,我还是算了吧。”
如果是他二哥去考试,他一定宣传的比小妹还要声势浩大,因为他二哥不管做什么事情,心里都有一杆秤,不会做无用功,就像他要考大学,名额就是他的,只不过后面被有权势的人抢走了。
后面去报名当兵,一次性选上了,根本不会出现闹笑话的事情。
“为什么?”孙玉兰不愿意相信,之前他不是说有很多题目他会做吗?怎么现在又没把握考上了。
“我是大部分题目都写,又不是全都会写,你不是听见了,那个叫姜苹的女知青考了九十六分,就扣了四分我怎么能考的过人家。”
“就连第二名李荷都考了九十三分,我就是多装上一条腿也追不上人家。”毕竟上面的题目还是有些难度的,他顶多就是比小妹多考个几分,不至于连及格线都过不了。
孙玉兰对于方考试这件事死心了,但想想还是决定不甘心,觉得公爹做的不公平。
小声埋怨:“你爹也是个偏心的,我之前还以为你爹在这件事情上不会有私心,结果是我看走眼了。”
陈河小声道:“可能我爹也没办法,我娘…”
陈河没把话说完,孙玉兰也知道怎么回事,这事一定少不了他那个婆婆胡搅蛮缠呗。
她可是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的模样,一般人还真不是她的对手。
就像自己和大嫂李招娣在她手底下就没几次占上风过,完全被那个恶婆子压在身下。
还好她聪明,她奶奶就是这样的人,但她娘可不是莽撞没头脑的人,厉害的接下来她奶奶的每一个招数。
后面更是把她奶奶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敢说一句话。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伏低做小,不让别人找出来一个不对,毕竟这时候她还有有事情需要她的这个婆婆,儿子还需要她看,还要仰仗着大队长的公爹。
等到时候自己不需要她了,再狠狠的把这个老巫婆一脚踢掉,好好的出一口恶气。
现在一天天的过去,老婆子也一天天的老去,离自己当家做主的日子越来越近。
她老了可是要靠她。
到时候像怎么对待她,还不是她说了算,毕竟村子里说的好听养儿防老,儿子照顾父母,还不是儿媳妇来照顾,就更别说陈母,到时候自己就是让她吃泔水没人说话。
她现在就是看不清局势,如果自己进门的时候能对她好一点,她也不会这么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