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书阁>书库>穿越>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第144节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第144节

  林肆是一款实用性皇帝,尤其讨厌酒桌文化,便说了吃饭就吃饭不要搞什么敬酒祝酒词。
  简直是耽误她干饭。
  林肆吃的累了,就让春意去拿一碟果切来缓缓,春意顺便拿了一杯奶茶。
  太妃们吃的很满意,这场家宴没有什么压迫感,让人感觉就是来纯吃的......
  有太妃一口气炫了三碟小蛋糕和水果,而后摸了摸肚子。“怎得这甜的东西吃下去,让人感觉歇一会还能继续吃了。”
  梁年与左莜与林肆当了多年的饭搭子,吃的那是一个得心应手,二人甚至知道甜咸永动机的原理。
  见众人吃的差不多,林肆十分识趣的让宫女和太监检查有无浪费的情况,检查完了众人就可以各回各家。
  所有人都是吃多少拿多少,并无浪费的情况出现。
  林寻每年的守岁都是和自己的母妃一起的,今年也不例外。
  她从前就不受宠,自然没资格和自己的父皇一起守岁,那都是林芷才能有的待遇。
  说起林芷,林寻便同自己的母妃说起林芷生孩子一事。
  “她当真是不喜欢自己生的孩子。我能看出来。”
  林寻的母妃哼笑一声,“昔日她仗着有先帝宠爱,从小便欺辱于你,也就是你心善,还愿去瞧她,没能生个儿子,她应当很气愤吧。”
  林寻低头道:“就算是生儿子有什么用......就她那点小心思,陛下怎会看不穿,如今怎会因为她生了一个孩子而变动格局。”
  “对啊,但有些事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她自己看不明白有什么办法呢,你以后少与她来往些,免得惹了陛下不快。”
  林肆今日吃的很畅快,又因得是新年的缘故,吃了饭也不用继续批折子,难得的休息时间,林肆当然选择。
  躺着。
  钟地厌刚从五更天那边赶回来,除夕这一天他只给自己排了班,说让大家都休息休息。
  五更天的人不知情,赞他真是个好领导。
  林肆缓缓睁开眼睛,“这么快就回来了?”
  “嗯....五更天那边就是大家一起吃个饭,然后去看了预备役的孩子们,也没有什么别的活动了。”
  钟地厌见林肆睁开了眼睛,小心翼翼的跪在床榻面前,将手心摊开,林肆看见用红绳穿着的一枚铜钱。
  林肆疑惑。
  钟地厌回:“这是压岁用的的百岁钱,臣记得在黎县过的第一个新年,新年礼物便是陛下发的百岁钱。所以臣也想送陛下一样的新年礼物。”
  林肆坐起身,将这串百岁钱拿起来。“那朕就收下了,但是你今年没有新年礼物。”
  林肆觉得,若不是自己今年实在是忙的要死,她还是愿意花上那么一丢丢心思给这个尽职尽责的男宠准备个礼物的,但她实在是想不起来啊!
  “臣不要礼物,能这样陪伴在陛下身边就足够了。”
  “那便等着一起守岁吧。”
  第135章
  两浙路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称呼, 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自古都是富庶的地方, 即使经过了几次天灾人祸, 百姓们仍比其他路的日子好很多。
  尤其是在新帝登基以后,农人们开始种植占城稻,这种稻种除了口感不算特别好以外, 几乎没什么缺点。
  起初先在气候宜人的两浙路种植, 发现效果非常不错以后,又在其余各路试行推广。
  有了占城稻加上土豆和红薯,林肆登基这一年多的时间, 可谓是将首要的粮食问题解决的非常完美。
  百姓们对林肆感恩戴德,但中产富户们却心中有苦难言。
  原因不是因为粮食, 而是官方开设的青楼自林肆登基起,便陆续被禁掉了。
  而且手段强硬的很,不光将青楼姑娘们转移出去,楼还直接给炸成了平地。
  富户们起初不服气,去找两浙路的知州, 可两浙路的州府知州兰娘可是不会听这些富户们的申诉, 直接将人打发了回去。
  如今只要是从中学堂出来的白直和县令,哪个不想着好好干然后从基层升上去?哪里容得这些人捣乱影响他们做出成绩来?
  白直们一脸无奈的看着这群富户。“诸位莫是昏了头了, 这可是陛下的政策,你们难道是在对陛下表达不满?”
  富户们惶恐:“哪里哪里。”
  青楼被禁, 并不影响百姓, 平头百姓没钱去消费。正是因为林肆登基后的这一年大大缓解了粮食危机,百姓们多多听了白直的宣传,还举双手支持起来。
  富户们这一下成了异类, 就算是心中有不满也只能憋了回去。
  至于青楼被禁后的那些姑娘们,是按照当初熙河路的流程来的。
  看病治病思想教育改造学习生存技能,若是想换名字的,那便换个名字,最后换个地方生活。
  云惜玉便是当初第一批青楼被禁,接受这些改造的姑娘。
  她如今作为志愿者,忙碌辗转于各地的关闭青楼一事。
  同样作为志愿者的还有精通女子顽疾的宋和玉等女医,在安京结束培训的沈友儿也加入了其中。
  若是问她是为何会加入这个队伍,那便是因得丰厚的补贴,以及同情这些女郎的遭遇吧。
  她在天灾人祸的时候失去了丈夫,若不是她还有一手行医问药的本事,她的日子想必也是艰难的很。
  因为她深刻理解,什么叫作身不由己。
  各地的县令和知州都知道陛下和梁相十分重视关闭青楼这件事,哪个路哪个州做得好,说不定递上去的工厂计划书都能多批两个。
  这个计划梁年是派了一个刚从中学堂毕业的学生来做的。
  因得这样的事必须是由女郎来做,还要考虑家庭和背景因素,最好是对这些女郎们抱有同情和理解心理。
  温芸恰好全部符合,她就是当年在风月楼被解救出来的小姑娘。
  那时她还叫阿芸,还没有自己的名字。
  这名字也是后来取的。
  温芸本想着考哪个地方得白直,结果这样一件差事就砸到了她的头上。
  温芸知道若是办好了,可比当几年县令还更能做出成绩。
  云惜玉等人也是因为温芸才加入的这个队伍。
  禁青楼这一文件批下去,各地都积极响应,但是做的好不好,有没有认真的做,这些都是无法检阅的。
  温芸带着的小分队正是负责解决这一问题。
  全是女性的队伍会仔细的检查各州衙有没有将这件事认真的完成,会耐心的给姑娘们做思想工作。
  温芸的队伍每离开一处,就会有那么一两个姑娘自愿加入。
  故而这个队伍已经有些日益壮大了。在路途中,也有人对宋和玉的医术感兴趣,羞涩地说自己以后也想如宋和玉这样专给女子治病。
  温芸则是撑着下巴,她们即将来到两浙路,这里就是最后一处。
  两浙路的青楼比其他的路都要多,由于大宸的青楼是官方设立,故而一路最多也就两所,但两浙路不同,这里足足有四所。
  兰娘虽是知州,但这一年事务实在是繁多,她虽将青楼禁了,姑娘们好生安置了,也请了女医来看,这识字课也是上着的。
  但对于心理疏导和思想工作她便有些力不从心了。
  民生事务抓得紧,她实在是分身乏术。
  温芸的到来正好解了兰娘的燃眉之急。
  兰娘做事很细致,将这群姑娘安置在了非常的隐蔽的巷子里,这群姑娘年岁普遍都不大,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单纯是因为青楼女子都活不长。
  其中还有那些还未长大的小女郎,十来岁的年纪。
  就和当初温芸被解救出来的年岁差不多。
  巷子里的姑娘很警惕,每几日轮值来给她们上课的都是女郎,而且上了这么久的课,彼此之间也都熟悉了。
  突然闯入一群陌生人,她们的眼神充满的警惕。
  面对这样警惕的眼神,温芸等人已是习惯,便熟门熟路的开始自我介绍。
  原本是泥地里的人,忽然听得说陛下派人来探望她们,疏导她们,除了呆在原地,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其他反应。
  她们还以为,禁了青楼,让她们识字,重新开始生活,就已是极限了,没想到还会派专人来看她们?
  其中一个穿浅蓝衣服的女郎怯生生地说:“当真是陛下派人来看我们?”
  云惜玉浅浅一笑。“这自是真的,否则我们哪里能找到这里来,都是经过文知州允许的,我们已走过了整个大安的七路,如今这里就是最后一处了。”
  说起文兰娘来,一群姑娘们便说文知州很好,对她们也很好,说让温芸等人回去给陛下回话的时候一定要说文知州的好话。
  宋和玉和沈友儿等人最先开始给她们检查身体。
  宋和玉如今已算是妇科的老专家,虽是有女医来看过,但她也得仔细查验过才算放心。
  浅蓝衣服的女郎排着队,忍不住望着地面叹气。“为何阿秀就没有熬过去呢,我本以为青楼没有了,大家都会活下去的。”
  她身后的女郎拍拍她的肩膀。“阿秀最后是在这个地方走的,她已然很满足了。”
  解救出来的青楼女子是有一部分因为各种疾病没办法存活下来的,这是医学条件的限制。
  身体检查完,便是谈心的环节。
  这一环节主要是由云惜玉带头,让大家说出心里的苦楚,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害怕。
  因得从前都是青楼女子,许多无法说出口的痛苦与怨恨才能在此刻如数吐出。
  直到待到最后一日,温芸在自己记录的小本本结尾处写下了一行字。
  至此,大安禁止青楼计划,圆满结束。
  第136章
  水泥厂初见成效, 水泥一物就要用起来,最先在安京使用。
  安京今年要修建小学堂中学堂,以及还有一个大学堂规划当中。
  小学堂和中学堂已很有多人知道了, 这大学堂倒是头一次听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