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天知道几人内心有多震撼。
大皇子无所谓,顶多念一句皇帝不愧是皇帝,办事利索,亲儿子都刀了。
四皇子已经不是四皇子,大皇子看他反而顺眼了。
整坛兰生酒刨出来,大皇子擦了坛子上的泥开封后一股酒香直入鼻窍。
马管家早点了小火炉,炉上放了一片铜丝网,兰生酒倒入温酒壶中,坐在铜丝网上,等待酒热。
兰生酒温一温口感更加醇厚。
圆桌上坐了三人,席长松只当自己是哑巴,做个看客。
祁元祚捏着酒角耳朵闻了闻,这就是让父皇念念不忘的兰生酒啊。
齐帝说兰生酒要两个人埋几年才好喝。
祁元祚对此存疑,父皇爱喝的不是埋几年的兰生酒,是与某个人回不去的时光。
帝王无情,这话放齐帝身上,真也不真。
在举杯的时候,祁元祚突发奇想问了句:“这酒为什么喝?”
大皇子飒然一笑,声音响亮:“娱太子。”
太子眼睛微微睁大。
大皇子兀自与太子撞杯,一口饮下,从一旁的兵器架上抽了一杆长枪,祁元祚会意。
原来是这么个亲自上场法啊。
矫若游龙,翩若惊鸿,大皇子是个练武奇才,两世的时间,枪法一招一式既带杀伐又不缺美感。
祁元祚晃着酒角,静静欣赏。
挑、转、抖、回……
在这道视线下,心脏的鼓动声占满了耳膜,祁承友浑身的肌肉骨骼兴奋的发痒,一招一式犹如炫技。
太子易醉,被老五算计一次后,便是千杯不醉。
初始还有些情分,太子每次来手里拎着一壶酒,要么爬高墙,要么看舞曲,要么对他的府邸布置指指点点,骂他劳什子山顶洞人。
今生已过十年,再深刻的记忆也该变得灰蒙蒙,可太子持酒举杯的笑,将灰蒙的记忆重上色彩。
多少次他步入明堂,罪魁祸首早已等着,他跨门槛,他举杯,敬也不敬。
最后一式,长枪入架。
大皇子紧盯着祁元祚,期待他给出的反应。
太子持酒角而笑,将刚才碰杯后一口未动的酒,朝他一举,慢悠悠送至唇边,抿了一口。
算作回应。
矜贵疏冷是满朝文武给予太子的评价,人人言太子疏冷,可人人都想求这份疏冷。
锐利的红缨枪不能使他正眼相待,因为比红枪缨更明艳的,是太子的持酒笑。
这场酣畅淋漓的枪舞是为了娱太子。
只这含蓄的举杯,就令大皇子生出山呼海啸的喜悦,俊毅的五官笑的张扬痛快,像拿到了最令他得意的酬劳。
大皇子问了一个问题:“你喜欢酒吗?”
祁元祚摇头诚实道:“不喜欢。”
酒精会令人思维麻痹,浅浅几口助兴即可,若醉了会几天缓不过来,耽误事。
“那以后,本王为你挡酒。”
政客哪有不喝酒的,皇帝都免不了,祁元祚亦然。
13岁是一个分界线,入朝后,在朝堂上没有年龄大小只有政客同僚。
挡酒的豪言壮志,放在酒桌上简直是令人感激涕零的承诺。
祁元祚只笑笑,算是应下。
*
第170章 启蒙
甘兰棠回府后,雀跃的蹦蹦跳跳要找父亲。
爷爷甘台明是太学祭酒,甘兰棠的父亲甘廉是大理寺少卿,大理寺的二把手,像这样的儿子,甘台明还有三个,门第显赫可见一斑。
“小姐,大人在待客呢。”
甘廉平日里忙碌,甘兰棠问:“什么客人?很重要吗?”
下人回她:“长安丞,司马大人。”
甘兰棠是甘家唯一的姑娘,从小被母亲教导不仅习得琴棋书画,长安城各个家族分布、如何掌家这些东西都是要学的。
司马节风,长安丞,官位不大,因为太后之事名声不好,但主家在江南是数一数二的世家。
自她及笄后,许多人家登门,为的什么甘兰棠心知肚明。
她记得司马节风有个儿子叫司马徽。
甘兰棠心里有些急,她对母亲说过,想将亲事缓一缓,可父亲的意思是这届举子中有许多美才,找个最优秀的先订了。
甘兰棠耐不住在偏房坐了一会儿,听到司马徽要走了才出来。
甘兰棠几步上去跨住甘廉的胳膊摇晃
“司马大人来找父亲说什么?”
甘廉就她一个宝贝闺女,平日稀罕的不得了,自然不会瞒她
“还能是什么,长安丞家里有个儿子,听说也是一表人才。”
甘兰棠轻哼一声,明显不高兴了
“女儿今日去骑了骆驼。”
甘廉一听紧张了:“为父不是说了那骆驼最近情况不对,不要去骑它,万一伤着了怎么办?我还特意把它牵去了仓库,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甘兰棠一副小女儿姿态,晃着他缠
“女儿被人救下了……”
甘廉:“还真出事了!”
甘兰棠低声重复那句话:“没伤着,被人救了。”
甘廉想骂又不舍得:“救命恩人呢?为父好好谢谢他。”
甘兰棠脸红了:“长的可好看了。”
甘廉再怎么迂直也听出意思了。
“哪家小子?”
甘兰棠低喃:“太子殿下……”
甘廉一听一时不知该高兴还是该失望。
怎么这么巧偏偏是太子?
自己女儿对太子早已倾心,早些年就表露意思,若嫁就嫁给大齐最优秀的男儿,自以为隐瞒很好,让贴身丫鬟每日去定文馆听坊间议论太子的言论。
太子三岁时的半截对,甘兰棠从学诗书便立志要将其对出来,这么久了,也不说对了,只说心服口服。
什么太子同款香囊,同款血玉串,同款披风……橱子里一大堆。
甘廉简直不知怎么办才好。
甘家兴盛,甘台明一直有意低调,不惹圣上的眼,甘兰棠嫁给太子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但甘廉不愿意让女儿入宫。
眼看几位皇子长大,日后夺嫡内斗,太子还会有三宫六院,皇宫规矩又多,哪比得上给人当正经主母安稳度日。
甘廉劝着闺女:“司马家、方家、卢家,都很好啊。”
“这几人你无论选哪个,都能一生安稳富贵,怎么就偏偏……”
甘兰棠撇了撇唇:“女儿已经见过月亮了,干什么还选星星。”
“爹~太子若选太子妃,整个长安城哪家比得上咱们家?”
这是真的。
若选太子妃,长安城适龄女子,只有宰相家一个孙女,御史家的孙女儿,镇边将军的女儿,与甘家有一比之力。
但论名声,这几家都比不得甘家。
甘兰棠:“女儿长的不差,也不笨,太子才华横溢,举世无双,我属意太子不很正常吗?”
“你说的那几人我都见过,他们都没有太子好。”
甘廉本就犹豫,毕竟太子一看就是明君之相,而且就如甘兰棠所言,太子太优秀了。
若太子不是太子,是个普通人家的公子,往甘廉面前一站,甘廉也八成愿意。
“不改了?”
甘兰棠坚定道:“不改了。”
甘廉只说:“我要与你母亲还有你爷爷商量商量。”
甘兰棠欣喜,知道这事估计能定:“谢谢爹爹!”
甘廉只笑了两声:“这几日你老实点儿,别总往外跑,避避风头。”
甘兰棠欢喜应下:“晓得了!”
甘廉的动作很迅速,当天就与父亲、夫人商量一番,第二天早朝就上了折子。
折子内容正是说太子殿下年纪到了,是否要选太子妃。
齐帝看到这份折子的时候,人都愣了。
他仔细算了算豚儿的年龄
“太子才十三岁,对吧?”
肥公公应道:“是啊,陛下,太子殿下十三岁零四个月了。”
齐帝捶着奏折气愤:“太子才十三岁!他们都敢把主意打豚儿身上!开始嚷嚷着让朕给太子选妃了!”
肥公公委婉提醒:“陛下,十三岁,也不小了,咱们选两年,订两年,成亲再两年,殿下就弱冠了。”
齐帝语噎。
按流程,确实合理。
齐帝却觉得浑身长了蚂蚁,怎么想想怎么不舒服。
他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就要成亲了。
齐帝十三岁性启蒙,十四岁就有了知事丫鬟。
想起儿子成亲后两人再不能经常相处,齐帝心里难受,可是该做的事还得做。
“让人挑选几个优秀的女官,教导太子。”
大齐给皇子做这方面的启蒙,不是随意找个丫鬟而是有专门的女官。
这些女官有诗书礼乐的涵养,身份、身材、性格都有严格要求。
她们的任务是教导皇子知情懂爱,将感情和责任区分,直到她们成了皇子的人,这场教导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