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周云初挣扎着,勉强推开他,放软了声音,“三郎,今晚不想,我们可不可以就抱着好好睡觉,明天再?”
话还没说完,燕驰冷笑了一声,这是最近第三次拒绝他了,惯着宠着,什么都答应她,如今纵容到一再拒绝他,蹬鼻子上脸。
“又怎么了?”他算算日子,也不是,“周云初,为了一个园子,你有必要这样吗?”
“因为今晚除夕!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待着!”
每逢佳节倍思亲,她想回家,她想知道两个老人在做什么,是举杯怀念她,还是相拥而泣。
“你吼我?!”燕驰不可置信,对谁都和气的周云初竟然吼他,“你让我当和尚也就算了,你居然还吼我?!”
他始终觉得做这件事,她舒坦了,他身心才会满足。
只要她睡着了,说她累了,不想,从不强迫她,直接搂着她睡觉就行。
周云初一脸不高兴,甚至伤心委屈。
燕驰看着她一大滴眼泪掉下来,砸在他手背上,烫手。
内心的烦躁蹭蹭往上涨,准备亲热一下,她哭个什么鬼,还委屈上了。
手指摩挲着她的脸颊,温声道:“今晚我就是想要呢。”
周云初不自觉地往后躲,立刻被他抓住,揽过腰与他紧密相贴,不管她双手撑在胸前,这种无声的排斥让燕驰更恼火。
她紧闭着唇,紧接着下颌一疼,被迫张口,毫无招架之力,任由他的舌头钻进来。
他掐着她的脖颈,让她仰头,迎合他,吻地更深入。
这一刻,周云初才明白,这一场对决里,她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他若是不顾虑着她,她就得被迫承受,甚至他可以纳妾,禁锢她的自由。
谷欠火滔天时,燕驰尝到了咸味,拧眉停下,眼前这双眼睛里全是泪水,哭的那么难过,天塌了似的。
亲了半天,就他一个人享受其中。满腔的谷欠火,瞬间消失的干干净净。
周云初若是不喜欢,以后每一次,她躲,看见他就逃,天天没个笑脸,他更难受,日子难过。
他也不明白,每逢佳节,她总是情绪低落,是怎么回事。
“不要就不要吧,哭个什么劲。”燕驰只好软声哄她,抬手帮她擦掉眼泪。
对女人用强这种事情,他不屑,连续几日的冷战和烦躁,今天差点失态。
“明天宫里要举行国宴,辽国、西夏、大理都派了贺正旦使,不能陪你。今夜除夕,咱们得守岁。喝屠苏酒吗?”
周云初瞪大着眼睛看他,变化真快,犹豫着点点头:“果子、柑橘,都要,晚上人好多,实在没好意思吃多少。”
燕驰揉了揉她的脑袋:“干嘛不早说,穿衣衫起来吧,我们去书房,晚上还有烟花。”
他把人抱到怀里,在她颈窝处深嗅了一口,抱着个娃娃似的,大步走进书房,放在榻上,用薄被盖好,转身吩咐人端来各自果子、屠苏酒,再加两个下酒菜。
周云初被燕驰裹在怀里,灼热的气息烫着她,腻在他暖暖的怀里。
她不停地告诉自己,享受当下吧,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屋外飞雪飘摇,犹如乱花起舞。
案几上小橘灯恍恍惚惚,屋内弥漫着好闻的橘子香味,增添了几分春意。
当午夜的烟火在天空中绽放,周云初摇着燕驰手臂,“你有什么愿望吗,快快许愿。”
燕驰定定地看着怀里人,救他命,照顾他。
烟火映入她的眼眸,散落成无数星辰,他看笑了,愿望吗?
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
烟火起落的五色光影下,他掰过她的脸,猝不及防地吻上去,紧紧握着她的手,十指交缠。
周云初无语了,她就知道
燕驰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一惯不达目的,不罢休。
第114章 布局
元日,赵佣在宫中举行大朝会,与百官共同庆贺。老百姓们穿新衣,家家宴饮,互相庆贺。
汴京大街搭建彩棚,燃放爆竹烟花,满城关扑三日。
一大早,燕宅放过鞭炮后,燕驰便精神抖擞的进宫去了。
周云初并没有睡懒觉,而是直奔延和坊周宅。
她手里拿着一枚小银饼,一路摩挲,那是她送李小九的。
当初给他娘看病时,小九送她两大包蜜饯果子作为诊费,她偷偷塞了这块小银饼,放在他的货篮里。
如今,小九按照他娘的临终遗言,从临安回了汴京城,把这块银饼还了她。
周宅北院几个厢房,青木布置成书房、待客室、仓库,收拾的井井有条。
周云初进入待客室时,青木、崔七,都已等待多时。
三人互道新年礼,坐下喝茶。
过年前,青木已和崔七商量过,周云初有意向在临安置办田园宅地。
周云初开门见山:“七哥,去年一年,你做牙人的收入是七百贯,我想和你签下契约,去临安专门帮我置办产业,在你去年收入的基础上,再加三百贯作为安家费、出差食宿费。每年一千贯,每十年签一次契约,不知七哥,是否愿意。”
崔七实在没想到周云初会给这么多,那三百贯就是送他的,“只是我爹娘年龄大了,靠着菀娘一个人照顾,我实在放心不下。”
周云初想了会:“若是崔伯崔婶和菀娘一起去临安呢,崔伯崔婶可以像现在这样,住在庄子上,也可以随你安排,总之每月我再给他们一笔养老钱。还要置办些铺子,让菀娘去临安的花果铺当差,俸禄跟汴京花果铺的女使们一样,菀娘识字,几年后,还可以做掌柜。”
崔七看着周云初,久久没说话,周记铺子的待遇,已经超过宫内的绫锦院了。她这是替他把父母都接到临安养老,安排菀娘的差事。
“你为什么找我?”
周云初笑笑:“周家穷的揭不开锅的时候,只有崔家伸出援手了。催伯崔婶照顾我弟弟妹妹,我理应替他们养老,何况七哥你办事牢靠,有你在,我放心。”
崔七被她说服了,做牙人是要承担风险的,他曾经就在一笔交易上被卖家坑了,那卖坏荔枝的行商消失在汴京无影无踪,让他赔了买家三百贯。
周云初把他一家都安排好了,他往后只需要替她办事即可。
两边商量,过完春节,崔七就出发去临安,万松岭附近购置宅子、铺面、两个园子,果园和药材园,面积万亩上下。
小九熟悉临安,一起过去给崔七当向导。临安糖果铺开业后,小九去糖果铺做掌柜。
临安人口五十万,仅次于汴京,成为南宋都城后,人口增至百万规模。
作为江南区域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临安有驻军,诸多常规衙门,设有专管海外贸易的市舶司,食税人口很多,非常吸引商贾与劳力来谋生。
据杭州知州所报,临安良田每亩价值两贯。
宋人南渡之后,土地价格上涨不少,房地产价格攀升,房地产经营从内城扩展到城外的西湖,人口、建筑十分密集。
临安城内官私仓宅或砖石房屋每间三十三贯,芦草竹板屋每间十贯。但是,城内一处正常的高档住宅,价值五万贯左右,西湖边的别墅七千贯。
正月十五元宵节,全民狂欢,一年中氛围最火爆的节日,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比黄金周还热闹。
赵佣在宣德楼与民同乐,宫廷内司官吏格外重视制灯,每年都会弄出一些新鲜玩意,大的灯,体积直径三四尺,用五色琉璃做成,灯上的山水人物让人啧啧称奇。
搭建好的木制山棚上挂灯结彩,灯上画着群仙故事。用草扎成的巨龙,草龙内放置万盏灯烛,蜿蜒盘旋。
御街两廊下聚集了艺人表演,歌舞百戏,乐声嘈杂十余里。
最炫目的节目,还得是皇家的烟火,观灯宴饮之余,举行大规模的放烟火活动。
周云初对灯会实在没什么兴趣,只想待在家里,随时进入空间扦插果苗,但是晴心瞪着水汪汪的大眼,她想去看灯会。元琪也想去,只是没好意思说出来。
周云初只得跟燕驰说,她想去看灯会,带着两个女使一起去。
青木带着百薇和竹沥去看百戏,苏叶表示她想在看话本子,所以周家人就分开行动。
街上人多,摩肩接踵,丢失钱财、饰品的不少,甚至还有拍花子偷孩子。
燕驰提前找大哥燕辰换了班,元宵节这日,牵着周云初的小手,陪着到处逛。
周云初一手提着一只无骨灯,那灯看起来像剔透的玻璃球,一手被燕驰紧紧抓着,手上都是汗啧啧的。
两人站在宣德楼附近,看见赵佣现身,万民跪拜,山呼万岁,这与民同乐的元宵灯会才正式开始,观赏百戏和灯山。
站在宣德楼上的赵佣,一眼就看着那一红一白的两个身影,体型差那么大,不用问都知道燕驰换班了,扎眼。
站在赵佣身旁的燕辰,眼观鼻鼻观心,燕驰非要换班的理由是,大哥你儿子都到了议亲的年纪了,我还没生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