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他实名制羡慕起净觉和大相国寺的和尚们。
  待吃得告一段落了,扶苏又跑到摊子前,掏出铜板又买了几只整鸭,想明早拜托怀吉再跑腿一趟,把这几只送到宫里,官家娘娘和姐姐的餐桌上去。
  顺便用美食给家人们报个平安——我在外面过得不错,还能吃到宫里没吃过的好吃的呢,所以你们就不用担心我啦!
  没想到,扶苏的美食还没送出去呢,就在宿舍看见梁怀吉的身影。与此同时,他白天送出去的几封回信也如约抵达手头。
  扶苏先拆了最上面的那封,一看纸上的笔迹,居然是官家的。
  “这么多!”他冲着满满一页纸咋舌。
  扶苏送信的内容,无非是报个平安,告知亲人们他已经顺利抵达国子监。官家究竟写了什么,能用小楷占满一整页纸?
  他好奇地展开信纸,细读了起来。
  仁宗写信的风格,不似他下圣旨时候一般讲究。平实浅近的文字。仿佛他在耳边同自己说话一样。
  肃儿,你已经到国子监了么?吃穿用度怎么样,宫外的日子还能适应么?适应不了的话,就回宫里lai吧。
  ——搭嘎,口头哇路!(但是,我拒绝)
  朕为了你批了的膳补银,国子监膳堂的饭菜有没有变好吃一点?
  ——很可惜,完全没有呢。
  同学们对你都还好吗?要是你受欺负了,千万别委屈自己,大不了就报朕的名字!让朕为你做主!
  ——别啊爹,你是不会想知道流言会演变成什么样的!
  -----------------------
  作者有话说:第四个想当扶苏爹的人出现了。
  以及,流言会变成什么样呢,乐。
  第38章
  扶苏都能想象得出, 圣驾驾临国子监维护他之后流言会演变成什么样。
  什么官家又看上哪家的宗室子,想认他当干儿子啦。哦对了,鉴于扶苏现在名义上还是濮王的幼子, 又有赵宗实的实绩在前, 当代的、后代的流言只会更加离谱,什么“赵宋正统在濮王”啦都是洒洒水级别的。
  上辈子, 扶苏因为关心自身和秦朝命运的缘故, 没少读秦史相关的素材,也耳濡目染接触了其他朝代的许多史料。因此他能肯定, 自己的猜想绝不是空穴来风。
  打个比方说, 乾隆皇帝优待妻弟傅恒之子福康安,各种对他破格优待, 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亲生的阿哥们。传到外人的嘴里, 福康安就成了乾隆的私生子。
  就连福康安的母亲,和乾隆八竿子打不着的傅恒夫人也牵连着被造了黄谣, 又在各类戏说演义里衍生出无数个版本。
  一想到会被谣传成官家私生子……扶苏浑身都抖了抖,寒毛直竖:他是官家和娘娘亲生的好么?亲生的!
  他顾不上拆剩下的两封信, 当即给官家写了一封回信:我在国子监过得真挺好的, 衣食住行都没受什么委屈。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您没事儿的话还是别随便来了!
  后面两句话字号加大加粗,以示自己的决心。
  写完这一句之后,扶苏才在下面详写自己今天的见闻:结识了两个国子监新学子, 他们居然张口就会背自己的诗, 真可怕。见到了梅先生, 送的礼物先生很喜欢。国子监膳堂有荤腥了,但还是摆烂,饭菜做得不好吃。不过自己想了个办法, 相信很快就能改善膳堂的风气,您就瞧好吧。
  晚上还去了相国寺夜市摆摊,认识了范仲淹大人之子范纯仁,他可真是个大好人啊!(加大加粗)还吃到了特别好吃的酱卤鸭子,一点不输给宫中御膳。给您和娘娘姐姐都捎了一份,你们吃着鸭子就不用太想我啦。
  扶苏这么一连串写下来,才发现自己今天经历得可真多,就算略写也是满满一页纸。摆摊的事情他本来想写上的,仁宗肯定不会嫌弃他行商贾之事,但一想想后面遇到流氓的遭遇,扶苏还是停了笔。事情既然已经解决,没必要让家里人白白担心。
  曹皇后关心的内容和官家差不多,更多着墨于扶苏的生活状况。扶苏想了想,除了老老实实报平安外,还特地写了一番相国寺夜市上的各种美食。除了酱卤鸭子外,又把别的尝过味道的小吃全部点评了一番。
  炙鸭子皮脆肉嫩,配着特制的甜酱尤其好吃、旋煎羊白肠回味十足、冰雪冷元子清爽甜蜜,一口下去暑气尽消、开封小笼包咬个小口汤汁就四溢而出……
  一封信写得不像家书,倒像是老饕写的食评。扶苏自己通读了一遍,都“嘶溜”了下,忍不住咽口水。相信曹皇后肯定跟他差不多感受,还能就着酱鸭子多吃两碗米饭呢。
  如此一来,她就不会担心自己在外面是吃苦受累啦!计划通!
  最后一封信是妙悟送来的。除却定番的关心之语,她还好奇了一下扶苏在国子监日常的生活。末尾不忘提醒催促,千万别忘了下次玩的时候带上她啊!不然她真的会告状的!
  “下次国子监的休沐日是什么时候?”扶苏小声嘀咕着:“再把晏几道、李球他们一起叫上好了。”
  反正他们几个的年龄也相当,在一起玩正好。也让妙悟小的时候多接触一下异性,早点对男生脱敏,不至于长大了变成性缘脑,看什么都往男女之情上想。
  嗯,就这么说定了!
  扶苏把几封回信收拢好,和从夜市带回来的酱卤鸭子一起。打算让梁怀吉明早带回宫去。做完上述的一切,他仰在椅背上,长长地松了口气,这一天真是太累啦。
  突然,扶苏又想到了什么,又另起一张崭新的宣纸,提笔写到:父皇……
  不用问,这张是给秦始皇的。
  有了观测时空的机器,秦始皇固然可以一勘他整日的全貌,也可以通过他给官家他们的家书知道自己的动向。但那是不一样的。
  家书是专写给家人的。
  官家、娘娘、妙悟有的,父皇也要有。
  扶苏照例给秦始皇也报了平安,让他不要担心自己独居的生活。同样的东西写四遍,按理说是个人就会腻味,但扶苏却不觉得,下笔之时,他的脑海中会浮现对面收信时的种种反应。是会开心?还是会继续担心他呢?读到这一处,是不是会会心一笑……
  想着想着,就连润笔晾墨的时光都变得无比熨帖。
  写完这一封后,扶苏在桌上趴了一会儿,揉了把白嫩的小脸,就拿着牙杯和牙粉洗漱刷牙去了。对了,幸好宋代已经有牙膏和牙粉,不然,以扶苏爱干净的程度,就算拼着掉马,也要把它们发明出来。
  这一天,还真是兵荒马乱啊。
  扶苏窝在被子里想道。
  总算都处理完了……哦不,还没完,还有件事呢!他忘记把“梅尧臣傲娇”“范纯仁仁善”等等信息更新到记事本上去了。
  扶苏刚要挣扎着爬起来,床铺和眼皮却都像粘了胶水似的,让他再起不能,一头栽进了黑甜的梦乡里。
  “……”
  扶苏再度睁开眼的时候,听见了公鸡打鸣的高亢声音,浑身打了个激灵,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据苏轼说,这只公鸡是祭酒特地抱回来的,国子监学子宿舍的公用闹钟。声如洪钟,就没有它叫不醒的人。
  曾经,有几个爱睡懒觉,早上起不来的官家子弟想找它的麻烦,结果自己反被狠狠啄了一顿,告诉师长后又被狠狠罚了一通,真是倒(huo)霉(gai)啊!
  桌子上的几封信(除了给秦始皇的,那个扶苏自己偷偷藏好了)和酱卤鸭子已经不翼而飞,想来梁怀吉已经在回宫的路上。扶苏也不敢多耽搁,连忙起身收拾自己,今天是他正式在国子监读书的第一天。
  他匆匆走向了经义斋的方向,一路上感觉自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但扶苏不好意思对上他们的目光,只好伪装成社恐,免得再度发生被当面念诗的社恐惨剧。
  但是该来的总是回来。
  “赵小郎——”
  扶苏的身子下意识僵住,来人的手却已经搭在肩膀上:“第一天上课,紧张不紧张?”
  什么?是苏轼啊。
  扶苏立刻恢复了正常,甚至有闲心吐槽起他:“碰到你才让我更紧张。”
  “哈哈哈哈哈!”苏轼不以为忤:“那你可要做好准备咯!”
  “什么准备?”
  “赵小郎,你都那么嫌弃我了,我当然不能告诉你了。”
  扶苏咬牙。
  然后一进教室的大门,就喜提先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的点名:“你就是官家下恩旨特许入监读书的那位神童?”
  “……”
  苏轼努力捂着嘴,才没让自己笑出声。他当时入监也算出尽了风头,先生也只是借着点名提问的机会,一探他的究竟。赵小郎可真厉害啊,居然让先生直接演都不演了。看来是真的好奇到极点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